7分鐘!央視聚焦瓦屋山生物多樣性
2021-05-06 14:41:14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admin_fyp 評論:0 點擊:
5月4日早上
瓦屋山驚艷亮相央視
《朝聞天下》用了7分鐘聚焦
瓦屋山生物多樣性
報道如下
今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將在我國昆明舉辦。生物多樣性將是關注焦點。位于四川洪雅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物種豐富、種群繁多,珍稀和特有野生動植物種類齊全,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區域之一。近日,該區域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活動視頻。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拍攝到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在對布設于野外的紅外相機進行例行檢查時,發現相機拍攝到了大熊貓、林麝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的活動視頻。在視頻中可以看到,這只成年大熊貓分別在白天和晚上出現在同一地點,疑似在做求偶標記。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 孫菱:我們這一次收集到的紅外相機(素材)不僅收集到哺乳類的獸類,還收集到一些高山保護鳥類。大概這次收集到12種動物,應該說從我們這次收集的數據來看的話,是保護的級別在提高,然后數量也是逐漸上升的一個趨勢。
此外,本次紅外相機還拍攝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以及毛冠鹿、小熊貓、紅嘴雅雀等各類珍稀野生動物的活動視頻。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生態環境良好 ,很適合野生動物在這里生息繁衍。野生大熊貓數量從最初調查的3只,增加到目前的13只。
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理事 湯開成:瓦屋山一級保護動物有17種,二級保護動物有74種,比十年前種群數量是有大幅增加。十年前,我們科考報告野生動物是425種,現在科考報告顯示數據475種。
從2008年起,當地開始在野外安裝紅外線攝像頭,監測野生動物活動軌跡。不僅如此,瓦屋山還有一支專門的巡護隊伍,與周邊的村民一起,來共同保護野生動物。
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理事 湯開成:然后我們還在森林公園范圍內,也設置了5個樣點,進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定期監測。特別是在候鳥遷徙的時候,對遷徙通道每天監測,每天做好記錄,防止野生動物疫病的發生。
珍稀植物迎來盛花期 一睹瓦屋山“芳容”
不僅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珍稀野生植物也很多。眼下,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珍稀高山杜鵑花,正迎來盛花期,讓我們一睹瓦屋山的“芳容”。
珙桐主要分布在瓦屋山的中高山區,與各種闊葉林組成一道綠色長廊,林?;ù叵鄵?,白花綠葉相間,非常漂亮。隨風飄動的珙桐花還有一個別致的稱號,叫“鴿子花”。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林業工程師 黃永浩:因為它的花瓣包片在變白了的時候,風一吹就像鴿子在飛一樣 ,(數量)多了起來,就像一群一群的鴿子,所以說根據它外形的特征,俗語就叫中國鴿子花。
珙桐花期較短,初開時呈淡綠色,盛開時變成乳白色,凋謝時轉為棕褐色。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
不僅有珙桐花,這個時節,瓦屋山的珍稀高山杜鵑花也迎來盛花期。瓦屋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非常適合杜鵑花生長繁衍。各色高山杜鵑正從瓦屋山的山麓至山頂次第綻放,其獨有的大花瓣或一枝獨秀,或團團開放,紅的、白的、薔薇色的,爭奇斗艷,相互輝映。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 祁明霞:瓦屋山的杜鵑花有47個種類,它的花期是每年的春分至每年的六月初,且高山杜鵑是非常耐寒的。瓦屋山還有獨有的一些杜鵑花,就是寄生杜鵑和問客杜鵑,這個問客杜鵑,它的名字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說我是開得最晚的(杜鵑) 問游客你怎么還不來呢,你再不來我都已經開過了。
瓦屋山有植物3600多種,被譽為世界被子植物的搖籃。有珙桐、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植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植物31種。
整體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 迎發展新機遇
2017年,瓦屋山被整體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瓦屋山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迎來了新機遇。
瓦屋山處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擁有豐富的地態地貌,多樣的動植物種類。瓦屋山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巨大的山頂平臺形成了天然的涵水區,為動植物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管理分局工作人員 饒斌:瓦屋山從遠處看起來特別像一張桌子,人們就把它稱作桌山。瓦屋山的山頂平臺大約有11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桌山,是亞洲第一大桌山,瓦屋山雖然說山頂很平坦,但是它四周都有懸崖峭壁,高低的落差很大,就特別適合我們動物生存,然后特別適合植物生長。
2017年,瓦屋山被整體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新機構成立后,一體化管理,專職化運營改變了以往“九龍治水”的局面,有利于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高水平保護。
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管理分局科教保護部負責人 晏福全:變化很大,統一管理之后,現在這個管理的力量已經非常完善了。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之后,完全是按照最嚴格的保護。
按照規劃,下一步瓦屋山將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同時,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強化調查和研究,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體系,全面提升監管能力。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老”茶“新”香,老茶館里的青年說書人
下一篇:去哪兒了?“五一”小長假,超64萬人游眉山!